《村家四月词》一组,共十首,内容是写作者夏历四月在农村的见闻和感想。
野老:田野中的老人,即老农。
缫车:又名缲车,缫丝用具。因有轮旋转以收丝,故谓之车。
苦楝:即楝树,楝科落叶乔木,高可达二十米,春季开花,花淡紫色,圆锥花序,花丝合成细管。
推荐古诗: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梦仙、
河湟、
秋浦途中、
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于易水送人一绝、
秦中寄远上人、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洞仙歌(江南腊尽)
推荐诗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丁抽楔 拔出钉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难。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鼻息如雷 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乏先例 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