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劳劳:辛苦劳碌的样子。
海角:指荒僻的海边。
译文
“其二”写海边农家的贫苦。首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一家极端贫困的农民的肖像,次句揭示农民劳动的繁重,终年不得休息。三句是诗人的感叹,四句进一步展现农民以人代牛的劳动的悲惨和残酷。此诗主旨是“海角为农知更苦”,其余三句是诗人“知更苦”的前提。作品深刻地反映了清初农村的社会现实,尤其是劳动人民的惨苦命运。同时,也传达出作者目睹农民苦难后的强烈的心灵震撼,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真挚同情。
推荐古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
和梦得、
少年行、
杂诗、
好了歌注(陋室空堂)、
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
临江仙(壁上红旗飘落照)、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醉落魄(苍颜华发)、
明妃曲二首(明妃初出汉宫时)
推荐诗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争教清泪不成冰好处便轻别、
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案无留牍 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饭叫饥 比喻多此一举。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衣百随 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捕风捉影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不存芥蒂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