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①1126年,金兵攻占卞京,宋室南渡,朱敦儒不得不随着逃难的人流离辗转来到岭南,在粤西泷州暂住下来。②曳裾:提着衣襟,形容谦卑之态。应刘:即汉末依附曹氏的应玚、应应璩兄弟与刘桢。
问题: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2.“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答案
1.上片追述了承平岁月巾胜景狂游的盛况,下片描述了沦亡生活的痛苦,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叹。(2分)
通过今昔对比,抒写了词人于靖康之变后面对山河破碎的疮痍面目而生发的去国离乡的悲痛之情。(2分)
2.结尾三句,运用了虚实结合或反衬手法。(2分)
先实写此身已老,北归无望,接着虚拟出一个心魂人梦重返故园的结局,以梦境的欢愉来反衬现实的悲惋,把去国离乡的悲情推向极致。(2分)
推荐古诗:
望庐山瀑布、
垂钓、
月夜、
有感五首(洛下舟车入)、
凉州词、
春日词(春云阴阴雪欲落)、
素馨(金碧佳人堕马妆)、
采桑子(人生易老天难老)、
菩萨蛮(茫茫九派流中国)、
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
推荐诗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暗香疏影 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闻不如一见 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间不界 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病入膏肓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博采众长 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