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阳,字天赐,后来改为献吉,号空同子.他是「前七子」的领袖,主张拟古,「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一生作诗,奉杜甫为圭臬,但七言绝句的风格,与李白的雄浑狂放较为相近,像:
滕王阁下江千尺,一曲沧浪万古情.(〈别李生〉)
挂帆明日忽南去,影落龙江五色云.(〈送王韬〉)
皆是铿锵有力,气象雄伟,绝少女儿婉约风貌.就此点来说,李梦阳的诗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夏口夜泊别友人〉的诗题其实可以去掉「别友人」三字,因为诗本身全不关别友人之事.诗的前半即以〈黄鹤楼〉、「汉阳城」扣住诗题的「夏口」,显然崔颢的〈黄鹤楼〉诗在李梦阳夜泊夏口之时起了作用,至少「汉阳树」被他关注了.在这里,除了点出时空,多少还为「客」心提供了一个最佳的背景:日欲低、乱乌啼,前者诚如孟浩然诗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后者在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中也可体会一二.总之,那绝不能令人赏心悦目.
后面两句在一个方位的强烈对比中透露出浓郁的乡愁,一个向东漂泊的旅人,一叶孤舟,夜裏停靠在这麼一个颇负盛名之地,西望故园,升起的是家园的悬念,怪不得他会「恨杀长江不向西」了,如果长江向西,那麼明朝挂帆去,便可一路回到日夜思忆的家园,无可奈何它日夜不息的向东流,往后是渐行渐远了,归去是愈来愈不易了.
「客愁」是此诗的主题,但我们是从字裏行间体会出来的,这是诗的表现成功.
推荐古诗:
南湖春早、
忆江南(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开元乐(心事数茎白发)、
齐天乐(天涯已自愁秋极)、
春日偶成两首(极目青郊外)、
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推荐诗句: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补天柱地 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
- 补过拾遗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敢掠美 掠:掠夺。不敢掠夺旁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