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诗是一种主情的诗歌体裁,完全靠深挚的感情打动人。六年春遣怀八首题为“遣怀”的悼亡诗,却通篇没有一字直接抒写悼念亡妻的情怀。它全用叙事,而且是日常生活里一件很平常细小的事:翻检到亡妻生前写给自己的几页信纸,看到信上写的一些关于家常起居的话。事情叙述完了,诗也就煞了尾,没有任何抒发感慨的话。但读者却从这貌似客观平淡的叙述中感受到诗人对亡妻那种不能自已的深情。关键原因就在于:诗人所叙写的事虽平凡细屑,却相当典型地表现了韦丛的性格品质,反映了他们夫妇之间相濡以沫的关系,情含事中,自然无须另置一词了。
元稹的诗平易浅切,这在其他题材的诗歌中,艺术上往往利弊得失参半。但就这首诗而论,这种平易浅切的风格倒是和诗所表达的内容、感情完全适应的。悼亡诗在感情的真挚这一点上,比任何诗歌都要求得更严格,可以说容不得半点虚假。而华侈雕琢是往往要伤真的,朴质平易倒是表达真情实感的好形式。特别是当朴质平易和深厚的感情结合起来时,这样的诗实际上已经是深入浅出的的统一了。鲁迅所说的白描“秘诀”──“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似乎特别适用于悼亡诗。
推荐古诗:
夜下征虏亭、
忆东山二首其一、
登望楚山最高顶、
碧云天,、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昭君怨(午梦扁舟花底)、
绝句(扁舟明月两峰间)
推荐诗句: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热文成语
- 傲然屹立 形容坚定,不可动摇地站立着。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捱风缉缝 指多方钻营,找门路。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笔大如椽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得其所 原指未得善终,后指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也指不能达到目的。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