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者为友人程公辟赠别之作而写的和词,也是一首富含民歌风味的词。
发端三句指出分别的地点、时间和景色。巴子即今之巴县,渝州附近,周代为巴子国,与巴东、巴西合称三巴,三巴都可以称巴山。先说眼前巴子城头碧草萋萋,正是“斜阳暮暮长安道,是离人断魂处”(柳永《引贺行》)。再写远望重峦叠翠,那是两人相逢之处。“燕子占巢”形容当时双燕归来,接着写花开又复花落,春去夏来,时光如水;人事变迁,亦复如此,曾几何时,相爱的人相逢而又将别。
“杯且举”两句,写饯别宴上,送行者劝君更净杯酒,祝君能得平安旅。瞿塘峡,即“古西陵峡也,连崖千丈,奔流电源,舟人为之恐惧”(《太平寰宇记》)。此峡夔州(今奉节县)之东,滩石险阻,猿鸟哀鸣,是民歌《竹枝》的流行地。唐代诗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有《竹枝》九篇,其中写道:“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又云:“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此词亦是叙行路之难,乡关之思,写得明白如话,复叠回环,颇有民歌风味。
下片将视线从长江头移向长江尾,从巴子城头移到“天外吴门、清霅路”,正是两人家乡所。所谓“天外”,是形容其远。吴门(今苏州市,程师孟故乡)与霅溪(作者故乡湖州乌程东南)相隔不远,当时一人归而一人留,自启思乡之情。这里字面有意重复,以使词意进一步发展。结尾三句宛转其意。作者自注曰:“来词云‘折柳赠君君且住’。”折柳赠别,意挽留。作者为了感激其深情厚谊,所以要把所赠的柳枝和无限乡思带回那草长莺飞的江南。这里的“江南”,承上“君家正在吴门住”句,意指“吴门”。意为:君虽滞留而寄情的柳枝与我俱归,亦足慰怀矣。语言明白流利而词句却委婉,多低徊不尽之意。
推荐古诗:
有感五首(洛下舟车入)、
寄扬州韩绰判官、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塞上曲、
洛阳女儿行、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
出嘉峪关感赋(严关百尺界天西)、
少年游(青衫磊落险峰行)
推荐诗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案兵束甲 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把素持斋 把:遵守。斋: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口莫辩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 奔走钻营 到处奔波,削尖脑袋谋求私利。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闭门投辖 辖:车轴的键,去辖则车不能行。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矜不伐 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