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贻歌者》是晚唐郑谷非常有名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把此诗赠给歌者,实际上是意味着听者(诗人)乃是歌者的知音,表现了诗人在向歌者的演唱艺术献上一颗敬佩之心;而其中又深深地透露出诗人客居异乡的羁旅之情。
推荐古诗:
花非花、
塞上听吹笛、
咏史、
耶溪泛舟、
凉州词、
宴词、
多丽(小楼寒)、
赞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
读史二十首(回首西陲势渺茫)、
满江红(小小寰球)
推荐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哀痛欲绝 伤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敖不可长 敖:通“傲”,傲慢。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茅连茹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白圭之玷 白玉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 百舌之声 比喻唠叨、多嘴。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败军之将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并蒂芙蓉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 博览群书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