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注释
⑴挂席:即挂帆、扬帆之义。波连山:波浪如连绵的山峰。
⑵平台:春秋时期宋平公所建造,故址在今河南商丘梁园区东。
⑶蓬池:其遗址在河南尉氏县东南。
⑷旧国:旧都。指西汉梁国。
⑸西归:萧士赟注:“唐都长安在西,白远离京国,故发‘西归安可得’之叹也。”
⑹达命:通达知命。暇:空闲功夫。暇,宋本原作“假”。据王本改。
⑺平头奴子:戴平头斤的奴仆。平头:头巾名,一种庶人所戴的帽巾。
⑻吴盐:吴地所产之盐质地洁白如雪。
⑼信陵君:魏公子魏无忌,封为信陵君。仁而下士,当时诸侯以公子贤,多门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曾窃虎符而救赵,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事见《史记·信陵君列传》。
⑽“梁王”句:阮籍《咏怀》:“梁王安在哉。”此化用其句。梁王,指梁孝王刘武。
⑾枚马:指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
⑿汴水:古水名,流经开封、商丘等地。
⒀五白、六博:皆为古代博戏。
⒁分曹:分对。两人一对为曹。
⒂“东山”二句:《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而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2]
白话译文
我离开了京城,从黄河上乘船而下,船上佳起了风帆,大河中波涛汹涌,状如山脉起伏。航程长,水遥阔,饱尝远游之辛苦,才终于到达宋州的平台,这是古梁园的遗迹。在平台作客依然愁思不断,对酒高歌,即兴来一首《梁园歌》。又感阮籍《咏怀》“徘徊蓬池上”之诗,念及“泽水扬洪波”之句,深感长安与梁园隔着干山万水,道路迢迢,想再重返西京希望已经不大了。人各有命,天命难违,必须豁达,不必忧愁,且登高楼边赏风景边饮美酒,再让歌女唱我的小曲。身旁有平头奴子摇着扇子,炎热的五月就如同十月清秋一样凉爽。侍女为你端上盛满杨梅的玉盘,再为你端上花皎如雪的吴盐。沾白盐饮美酒,人生不得意也要尽欢,别学周朝的夷齐品行高洁,不食周粟,我拿着皇上的金子买酒喝。以前这附近有个潇洒豪勇的主人名叫信陵君,如今他的坟地却被人耕种,可见权力风流是空。你看现今这梁园,月光虚照,院墙颓败,青山暮暮,只有古木参天,飘挂流云。当时豪奢的梁园宫阙早已不复存在,当时风流倜傥的枚乘、司马相如哪去了?当时的舞影歌声哪去了?均付池中绿水,只剩下汴水日夜东流到海不复回。吟到这里,我不由得泪洒衣襟,未能归得长安,只好以黄金买醉。或呼白喊黑,一掷干金;戴分曹赌酒,以遣时日。我且歌且谣,暂以为隐士,但仍寄希望于将来。就像当年谢安东山高卧一样,一旦时机已到,再起来大济苍生,时犹未为晚也!
推荐古诗:
喜迁莺(晓月堕)、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与诸子登岘山、
别薛华、
秋夜独坐、
息夫人、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己亥杂诗(一百八下西溪钟)、
亥年残秋偶作(曾惊秋肃临天下)、
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
推荐诗句: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熬心费力 耗费心神和气力。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鸟朝凤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间不界 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 倍日并行 日夜赶路。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拨乱反正 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惑之年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 不可偏废 偏废:侧重一方,忽略另一方。指两方面都应同样重视,不能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