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李贺 有《恼公》诗,以浓词丽笔写冶游情事。“恼公”犹言扰乱我心曲。此诗用意注家说法不一, 王琦 谓“盖狭斜游戏之作”。后多用以指代冶游艳词。 宋 陈师道 《寄寇十一》诗:“锦囊佳丽邻 徐 庾 ,賸欲同君赋《恼公》。” 清 黄景仁 《都门秋思》诗之一:“帝京欲赋惭才思,自掩萧斋著《恼公》。” 王德锺 《书感》诗之一:“独向尊前唱《恼公》,蹉跎髀肉意何穷。”
推荐古诗: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中山孺子妾歌、
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
听张立本女吟、
回乡偶书、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在狱咏蝉并序、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浣溪沙(道字娇讹语未成)
推荐诗句: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暗室私心 指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同“暗室亏心”。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无禁忌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 百折不挠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在其颈 刀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可胜言 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