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②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③,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④而问末者耶?”
导读:本篇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使赵威后对齐使的反驳更具声势和说服力,言简意赅。
注释 :①发:启封。②恙:灾害,忧患。③说:通“悦”,高兴。④本:根本的,重要的。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 2.不然 ( )3.苟无岁( )
二、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赵威后的言论体现了____思想,历史上还有哪些哲学家、思想家有类似的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中包含有成语________,意义是_______________,形容_________________。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派使者问候赵威后,送给她的信还没有启封,威后问使者:“你们国家今年收成怎么样?百姓怎么样?国君怎么样?”齐国使者很不高兴,说:“我奉命问候威后,可您现在不问候我们齐王,先问收成和百姓的情况,难道有先卑贱而后尊贵的道理吗?”威后回答道:“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每年的收成,哪有百姓?没有百姓,哪有君王啊?怎么能舍弃根本的而询问次要的呢?”
一、l.问候 2.这样 3.如果
二、排比: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反问:苟无岁,何以有民?
三、民本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救民于水火之中……
四、舍本逐末 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 轻重倒置
推荐古诗:
急乐世、
韩碑、
田园乐七首(采菱渡头风急)、
遣悲怀三首、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小桃红(画堂春暖绣帏重)、
梦秦氏赠言(三春过后诸芳尽)、
寒月吟(夜起数山川)、
七绝(翻身跃入七人房)、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推荐诗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爱钱如命 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一样。形容十分贪婪、刻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树寻根 比喻追究到底。
- 白饭青刍 白饭供客,青草喂马。比喻主人招待周到。
- 白首北面 北面:古以南面为尊,北面为卑,此指学生敬师之礼。谓年老犹拜师受业。
- 百念皆灰 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 百年大计 大计:长远的重要的计划。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入膏肓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