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除了最后两句外,几乎与《中庸》第二十章里面的一段文字完全相同。这说明《中庸》与“思孟学派”之间的密切关系。朱熹认为,子思受教于孔子的学生曾子,孟子又受教于子思,所以,是孟子“述《中庸》孔子之言”。但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应该是《中庸》取于《孟子》,而不是相反。
与《中庸》完全相同的内容还是强调“诚”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中庸》里有若干章都反复强调了这个问题,而《大学》所提出的人生进修阶梯,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级也是“诚意”的问题。由此可见,“诚”的确是儒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这里与《中庸》相同的文字来看,由“明善”到“诚身”;由“诚身”到“悦亲”;由“悦亲”到“信于友”;由“信于友”到“获于上”,直到“民不可得而治也”的反面,那就应该是“民可得而治矣”。实际上也就是《大学》所谓“修、齐、治、平”的序列,所以朱熹说这段文字“亦与《大学》相表里,学者宜潜心焉。”(《孟子集注》卷七)一句话归结起来,在儒家的学说里,真诚的确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一个人如果没有真诚,一切都无从谈起。
所以,孟子最后说,“至诚而不动者,来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也就是孟子这里所说的意思了罢。
推荐古诗:
游龙门奉先寺、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锦瑟、
哭刘司户蕡、
西宫春怨、
陇西行、
点绛唇(寂寞深闺)、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
南乡子(寒雀满疏篱)、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我在河东时)
推荐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案剑瞋目 案:同“按”,握住;瞋:瞪眼。握住宝剑,瞪大双眼。
- 安心乐意 原指心情安宁,情绪愉快。后多指内心情愿,十分愉快。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年树人 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 半间不界 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 伯仲之间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 不得其所 原指未得善终,后指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也指不能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