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发现了一个“新大陆”,大舜不是成了婚姻自主的先驱者了吗?
三种不孝不又到底是哪三种呢?
赵岐《孟子注》补充说: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
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
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最大的不孝了。
当今社会,独身主义流行,那“大不孝”的“无后”之人恐怕正满街走,而且走得潇洒欢实着哩。
儒家这种“无后”为“大不孝”的思想是不是太陈腐落后而应该被批倒批臭了呢?
问题倒没有这样简单。从人类绵延发展需要人口再生产的角度和“父母之心,人皆有之”的人性情态来看,“无后”似乎并非没有罪过。不然的话,“断子绝孙”怎么会成为人们最刻毒的诅咒呢?
想想看,如果人人都抱独身主义,人人“无后”,用不了百年,人类何在呢?
推荐古诗:
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
重过圣女祠、
过故人庄、
书扇示门人、
庆清朝慢(禁幄低张)、
水调歌头(才饮长沙水)、
减字木兰花(维熊佳梦)、
满江红(江汉西来)、
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
采桑子(白莲池上当时月)
推荐诗句: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头傲脑 形容倔强、桀骜不驯的样子。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发千丈 形容头发既白且长,表示人因愁思过重而容颜衰老。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般奉承 用各种方式来恭维讨好人。
- 百辞莫辩 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 百读不厌 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 百无一用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筹不纳 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