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在任监察御史时,因批评时政而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因其父年迈,无人照顾,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见饥民困苦万分,难以周济,竟为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元史》本传),不久便积劳成疾病卒。他的散曲多写弃官后的田园隐逸生活。有《三事 忠告》、《归田类稿》等。散曲集有《云在休居自适小 乐府》。明·朱权《太和正音谱 》谓其曲“如玉树临风”。
张养浩居官清正,敢于犯颜直谏。在堂邑县,他关心民瘼,抑制豪强,赈灾济贫,做了不少 好事。拜监察御史之后,他绳纠贪邪,荐举廉正,弹劾不避权贵,举荐不疏仇怨,“入焉与天子争是非,出焉与大臣辨可否”(《风宪忠告》),蹈厉风发,“道之所在,死生以之”(同上)。其门人黄溍说他“力排权奸,几蹈祸而不悔”(《滨国公张文忠祠堂碑》)。武宗时,曾因议立尚书省事,与权臣意见牴牾,被构罪罢官;英宗时,又因谏在内廷张灯为鳌山事,险遭不测。怀有“致君泽民”理想的张养浩,本想干一番利国济民的事业,但统治集团中“忠直为国者少,阿容佞诈、惟己之为者多”(《元史》本传),自己犯颜撄鳞,时有性命之虞,便借故辞官归隐,“远是非,绝名利”(《普天乐·辞参议还家》),回到自己的故乡济南。享年59岁。
推荐古诗:
送贺宾客归越、
柘枝词、
新婚别、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
浣溪沙(菊暗荷枯一夜霜)、
四块玉(雁北飞)、
浪淘沙(好梦最难留)、
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
水调歌头(才饮长沙水)
推荐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跋扈自恣 形容为所欲为,无所忌惮。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不失一 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 拜将封侯 拜为将领,封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极品。
- 笔饱墨酣 笔力饱满,用墨充足。形容诗文酣畅浑厚。
- 比翼连枝 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齿于人 指被人看不起。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