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在和学生咸丘蒙讨论有关大舜的事迹时顺便说到读诗的方法问题的。但他的这段话,尤其是关于“以意逆志”的命题,却为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名言,直到今天,仍然受到现代文学批评专家、学者们的重视。
所谓“诗言志”,语言只是载体、媒介。因此,读诗贵在与诗人交流思想感情。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情动而辞发”是“诗言志”;“披文以入情”是“以意逆志”。为勰发挥的,正是孟子的读诗法。
至于现代批评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强调鉴赏者的再创造,那就和孟子“以意运志”的读诗法相去较远了。
推荐古诗: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
除夜作、
雉带箭、
早朝、
昭君怨(午梦扁舟花底)、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满庭芳(三十三年)、
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推荐诗句: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山无陵,江水为竭、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黯淡无光 黯淡:同“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首相知 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 白眼相看 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 百鸟朝凤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北叟失马 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 背道而驰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