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忧固然是忧,但如果你高谈阔论,指点江山,评议朝纲政纪,那可就要小心你的脑袋了。
因此,孟子有“位卑而言高,罪也”的看法。尤其是在暴政专制的时代,更是如此,所以有“莫谈国事”的警告。
另一方面,如果你不是“为贫而仕”,不是为了拿工资混饭吃,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因而做了高官,“立乎人之本朝”,加应该关心国家大事,发表自己的政见,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不然的话,“道不行”,就是耻辱。
总之还是《中庸》所说“素位而行”的意思。担任什么角色就做什么样的事,说什么样的话,尽什么样的力。即便圣人如孔子,不也是管帐就说管帐,放羊就说放羊吗?既然如此,我们又放么多余的话可说呢?
推荐古诗: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浪淘沙(海底飞尘终有日)、
安定城楼、
寄韩潮州愈、
寄远、
剑客、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柳、
送张五归山、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号令风霆迅)
推荐诗句: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宅正路 比喻仁义。谓以仁居心,以义行事。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丁俗客 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辈。
- 霸陵醉尉 形容失官之后受人侵辱。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倡此和 和:附和;应和。比喻一方倡导,别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补阙灯檠 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敢问津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