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传”的第一章,对“经”当中“大学之道,在明明 德”一句进行引证发挥,说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是从夏、 商、周三皇五帝时代就开始强调了的,有书为证,而不是我们今 天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产物。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 性乃迁。”也就是说,人的本性生来都是善良的,只不过因为后天 的环境影响和教育才导致了不同的变化,从中生出许多恶的品质。 因此,儒家的先贤们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在作为“四书 五经”之首的《大学》一篇里开宗明义,提出“大学”的宗旨就 在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在明明德”就是加强道德的自我完 善,发掘、弘扬自己本性中的善根,而摒弃邪恶的诱惑。从这个 意义上说,无论是西方基督教的“忏悔”,东方佛教的“修行”,还 是列夫·托尔斯秦式的“道德自我完善”,毛泽东式的“狠斗私字 一闪念”,乃至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培养四 有新人”等等,都是“在明明德”,以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 为目的。
推荐古诗:
清平乐(禁闱清夜)、
初领郡政衙退登东楼作、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滕王阁诗、
和侄女王城(东风未肯入东门)、
菩萨蛮(赤橙黄绿青蓝紫)、
忆秦娥(西风烈)、
苏慕遮(向来痴)、
二月二十四日作(棠梨花开社酒浓)
推荐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舌之声 比喻唠叨、多嘴。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闭门羹 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辨真伪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去向 向:方向。不知道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