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滁州西涧赏析

滁州西涧赏析

查看滁州西涧全诗

  这是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写于滁州刺史任上。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市区,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和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还更加说明韦应物宁愿做一株无人关注的小草,也不愿意去做那些大的官职。末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篇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推荐古诗: 少年行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杨柳枝(依依袅袅复青青)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己亥杂诗(一十三度溪花红)颐和园词(汉家七叶钟阳九)

推荐诗句: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山无陵,江水为竭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热文成语

  • 傲睨万物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宅上升  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 百思不解  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 败鼓之皮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剥床及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补天柱地  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苟言笑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 不敢掠美  掠:掠夺。不敢掠夺旁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