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彪(3年~54年),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汉书》作者班固的父亲。家世儒学,造诣颇深。西汉末年,群雄并起,隗嚣在天水拥兵割据,他避难相随,后至河西,为大将军窦融“画策事汉”。经窦融推荐,被汉光武帝征召,任徐县令。不久因病免官,专心史籍。晚年任望都长。
司马迁后,许多人采集时事以接续《史记》,“然多鄙俗,不足以踵继其书”。班彪博学多才,对于《史记》及续写《史记》的情况作了细心的考察,据《后汉书·班彪传》载,他一方面赞扬司马迁“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另一方面又批评司马迁不与孔子同是非,背离了“五经之法言”,“大敝伤道”。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班彪乃“继采前史遗事,傍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这就是后来班固撰写《汉书》的基础。此外,《后汉书》 载其“所著赋、论、书、记、奏事合九篇”。今存《北征赋》、《览海赋》、《冀州赋》等,《文选》、《艺文类聚》有收录。其中《北征赋》写他在西汉末年避难凉州、从长安行至安定时沿途的见闻和感慨,对当时人民生活的困苦和动荡的社会面貌有所反映。这篇赋采用楚辞的形式,重在抒情,与铺张扬厉的西汉大赋风格迥异,开了东汉末年抒情小赋的先声。他另有《王命论》一篇,系劝隗嚣兴复汉室之意,见于《汉书·叙传》、《后汉书》本传及《文选》。
推荐古诗:
有感五首(洛下舟车入)、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渭川田家、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
素馨(金碧佳人堕马妆)、
浪淘沙(好梦最难留)、
五律(三上北高峰)、
洞仙歌(输赢成败)
推荐诗句: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按堵如故 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念皆灰 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闭关锁国 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髀里肉生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 博闻强识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