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推荐古诗:
长相思二首、
送贺宾客归越、
竹枝(瞿塘峡口水烟低)、
题诗后、
春雨、
西宫春怨、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宴词、
自励二首(平生最恶牢骚语)、
满庭芳(归去来兮)
推荐诗句: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性难移 移:改变。本质难于改变。
- 毕其功于一役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 不成体统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经之谈 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立文字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 不知好歹 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 拔类超群 同“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