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注释(1)观:欣赏。(2)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3)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4)沧:通“苍”,青绿色。(5)海:渤海。(6)何:多么。(7)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8)竦 峙(sǒng zhì):高高地耸立。竦 :通“耸”,高。峙,挺立。(9)萧瑟 (xiāo sè):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11)日月:太阳和月亮。(12)若:如同.好像是.。(13)星汉:银河。(14)幸:庆幸。(15)甚:极其,很。(16)至:极点。(17)哉:语气词。(18)幸甚至哉(zāi):真是幸运极了。(19)以:用(歌以咏志)。(20)志:理想。(21)歌以咏志:可以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心志或理想,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22)咏志:既表达心志。咏:歌吟。
推荐古诗:
李都尉古剑、
新安吏、
赠李白、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
白帝、
念昔游三首(李白题诗水西寺)、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登科后、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推荐诗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傲睨自若 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日见鬼 大白天看见鬼。指工部四曹无事可做,非常清闲。后泛指事情离奇古怪或无中生有。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补偏救弊 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打自招 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
- 不见棺材不落泪 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 不矜不伐 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