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主要著作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刘基主要著作

刘基主要著作

查看刘基全诗

  刘基在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文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主要著作有:

  《郁离子》

  《覆瓿集》

  《写情集》

  《犁眉公集》

  《春秋明经》

  以上均收录于《诚意伯文集》

  《卖柑者言》

  还有些是后人托名附会的作品:

  《百战奇略》

  《时务十八策》

  后人合编《诚意伯文集》20卷

  此外,民间亦有多部与刘伯温有关的小说。当中,有说他经常微服出巡,体察民情。亦有说他很会占卜,常装扮成道士,并著有《烧饼歌》,向朱元璋暗示大明日后所发生的事,甚至明亡之后数百年的事。不过,由于刘伯温早在洪武八年就已离世,使这些故事和预言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存疑。《烧饼歌》,全文共计一千九百一十二字,用四十余首隐语歌谣组成,是用隐语写成的“预言”歌谣,据卦撰词,从一定的“象数”规律排来,涉及到“象、数、理、占”的入化应用,也是前人“观象玩占”的遗著,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深,难于理解,视为神撰。

  其中的郁离子,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刘写作《郁离子》的时候,是在他47-50岁,一生中最鼎盛之际,此前的半生他郁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负,后来被夺去兵权,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发愤而著《郁离子》。书成不久,他即出山离家,成为朱元璋的亲信谋士,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

  《郁离子》不仅集中反应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他认为志利忘民,缺乏行义,国家是危险的。刘基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治世的理论基础,主张宽仁之道,认为只要把握好国家的纲纪,刑德,人才,就能治天下。在写作作《郁离子》的过程中,刘伯温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对社会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张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

推荐古诗: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营州歌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山中汉江临眺庆清朝慢(禁幄低张)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推荐诗句: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山无陵,江水为竭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旄黄钺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 百不失一  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 百里挑一  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 半截入土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笔墨官司  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