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主要著作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刘基主要著作

刘基主要著作

查看刘基全诗

  刘基在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文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主要著作有:

  《郁离子》

  《覆瓿集》

  《写情集》

  《犁眉公集》

  《春秋明经》

  以上均收录于《诚意伯文集》

  《卖柑者言》

  还有些是后人托名附会的作品:

  《百战奇略》

  《时务十八策》

  后人合编《诚意伯文集》20卷

  此外,民间亦有多部与刘伯温有关的小说。当中,有说他经常微服出巡,体察民情。亦有说他很会占卜,常装扮成道士,并著有《烧饼歌》,向朱元璋暗示大明日后所发生的事,甚至明亡之后数百年的事。不过,由于刘伯温早在洪武八年就已离世,使这些故事和预言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存疑。《烧饼歌》,全文共计一千九百一十二字,用四十余首隐语歌谣组成,是用隐语写成的“预言”歌谣,据卦撰词,从一定的“象数”规律排来,涉及到“象、数、理、占”的入化应用,也是前人“观象玩占”的遗著,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深,难于理解,视为神撰。

  其中的郁离子,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郁离子”是刘伯温的托称,刘写作《郁离子》的时候,是在他47-50岁,一生中最鼎盛之际,此前的半生他郁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负,后来被夺去兵权,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发愤而著《郁离子》。书成不久,他即出山离家,成为朱元璋的亲信谋士,协助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王朝。

  《郁离子》不仅集中反应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他认为志利忘民,缺乏行义,国家是危险的。刘基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治世的理论基础,主张宽仁之道,认为只要把握好国家的纲纪,刑德,人才,就能治天下。在写作作《郁离子》的过程中,刘伯温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对社会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张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

推荐古诗: 秋浦歌十七首开元乐(心事数茎白发)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长信秋词五首(真成薄命久寻思)出塞春宫曲积雨辋川庄作书事送张五归山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推荐诗句: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昂然自若  形容气宇轩昂满不在乎的样子。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把素持斋  把:遵守。斋: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举百全  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魔缠身  指长期患病。
  • 不分皂白  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