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时杜甫52岁。公元762年(宝应元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他听到这个消息,内心无比激动,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推荐古诗:
连理枝、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宴词、
绝句(生当作人杰)、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挽刘道一(半壁东南三楚雄)
推荐诗句: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熬清受淡 指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 暗斗明争 暗里明里都在进行斗争。常形容尽力争权夺利。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无一用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笨鸟先飞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 比屋可封 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