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说:我了解了有关九针的九篇论述,亲身领略了其中的智慧,稍微知道了其中的道理。九针,从第一针开始,终于第九针,但我还没有掌握其中的主要原理。九针的针道,精细得不能再精细,广博得不能再广博,深得不能再深,高得不能再高,奥妙无穷,包罗万象,我知道九针之针道是与天道、人事、四季的变化相顺应的,而我想综合这些多如毫毛的论述,混合归纳成一种原则,可以吗?
岐伯说:问得很高明啊!不仅针道是这样,治理国家也是如此。
黄帝说:我想了解针道,而不是国事。
岐伯说:治理国家和针道一样,都要有一个原则。没有原则,怎么可能把大小深浅不一的事务杂合而为一体呢?
黄帝说:希望详细了解这些情况。
岐伯说:这些可用日与月、水与镜、鼓与响来作比喻。日月发出光明,能照出物体的影子,水和镜子的明净,能照出物体的形状,击鼓和鼓发出的响声的应和,就在同时,光和影、镜和形、鼓和鼓声,都是前者动摇,后者应和,了解了这个道理,就完全可以掌握针刺的原则了。
黄帝说:掌握这些真是困难啊!但光明是不可隐蔽的。光明之所以不可隐蔽,是因为它没有离开阴阳相对这个原理。诊病时,要综合病人各种情况来观察,用切诊来验证,用望诊掌握病症的表现,就会象清水明镜照应物体不会失去物体形状一样准确地诊断病症。如果人的声音不响亮,气色晦暗不鲜明,就表明体内五脏动摇不安定,象这样就是内外相互联系的表现,就如同鼓与鼓槌相应和,击鼓和鼓发出的响声相应,影子和形体相随一样。所以,从远处观察外部声音气色可以推知内脏的变化,从近处观察内脏的变化也可以推知声音气色等外在的表现,这就是所谓的掌握阴阳变化的最高阶段,天地的变化也尽在其中了。请将它珍藏在灵兰之室,不要使它泄漏出去。
推荐古诗:
新安吏、
题诗后、
游子吟、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永遇乐(落日熔金)、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贺新郎(挥手从兹去)、
菩萨蛮(茫茫九派流中国)、
七律二首(绿水青山枉自多)、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推荐诗句: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山无陵,江水为竭、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心乐意 原指心情安宁,情绪愉快。后多指内心情愿,十分愉快。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家争鸣 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 百炼成钢 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 百无一能 什么都不会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得善终 善终:正常死亡。指人不得好死。常指恶人应有的坏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