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说:我听说人身上的十二经脉和自然界的十二经水相对应,十二经水的五色各不相同,而人的气血是一样的,那么怎么对应呢?
岐伯说:人的气血,假如能够如一,那么天下的人都成一样的了,哪里会有混乱的情况呢?
黄帝说:我问的是一个人的情况,而不是问普天下众人的情况。
岐伯说:一个人,体内有乱气,天下的众人,体内也都有乱气,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黄帝说:我想要了解人体内气的清浊是怎样的。
岐伯说:人吃的谷物化生的胃气是浊气,呼吸的空气是清气。清气注于肺,浊气注于胃。水谷浊气中化生的清气,向上出于咽喉;清气中生出的浊气,就会下行。清气浊气互相干扰,升降失常,就叫做乱气。
黄帝问:所谓阴清而阳浊,浊气之中有清气,清气之中有浊气,清气和浊气怎么来分别呢?
岐伯说:清浊之气的大略区别为,清气上升注于肺,浊气下行走于胃。胃里的清气,向上出于口;肺里的浊气,向下注于经脉,内积于气海之中。
黄帝问:各阳经都是浊气所积之处,哪条阳经浊气最甚呢?
岐伯说:手太阳小肠经独受各阳经的浊气为甚,手太阴肺经独受各阴经的清气为甚,清气向上行于面部各窍,浊气向下行于诸经脉。所以,各阴经都接受清气,唯独足太阴脾经接受胃中水谷所化生的浊气。
黄帝问:如何调治清浊气呢?
岐伯说:清气是滑利的,浊气是涩滞的,这是清浊气的属性。因此,刺阳经要深刺且留针;刺阴经要浅刺且急速出针;若清浊二气互相干扰,按常规调治。
推荐古诗:
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
于易水送人一绝、
万山潭作、
寄荆州张丞相、
送沈子福之江东、
洞仙歌(冰肌玉骨)、
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
满江红(小小寰球)、
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
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推荐诗句: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聱牙戟口 形容文词艰涩,拗口难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山起楼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门羹 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跛鳖千里 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
- 不安于位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 不根之论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