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说:我听说人有精、气、津、液、血、脉,我本来认为都是一气,现在却分为六种名称,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男女阴阳相交,合为新的形体,在新的形体产生之前的物质叫做精。
那么,什么叫做气呢?
岐伯说:从上焦传播,发散五谷精华,滋养皮肤,充实身体,滋润毛发,就象晨雾雨露滋润万物一样,这就叫做气。
什么叫做津呢?
岐伯说:从皮肤、肌肉、脏腑纹理发泄出来的汗液,就叫做津。
什么叫做液呢?
岐伯说:谷物入胃,精气充满全身,湿润的汁液注入骨内外,使骨关节屈伸自如,渗出的液体可滋补脑髓,使皮肤润泽,这就叫做液。
什么叫做血呢?
岐伯说:中焦接受五谷的精气和汁液的精华,经过变化而化生成红色的液体,这就叫做血。
什么叫做脉呢?
岐伯说:夹护控制着气血,使之无所回避地到达各部位,叫做脉。
黄帝说:六气在人体内有余也有不足,那么精气是多是少,胸髓里的津液是虚是实,血脉是清是浊,凭什么了解呢?
岐伯说:精虚脱的人,会耳聋;气虚脱的人,眼睛看不清;津虚脱的人,皮肤、肌肉和脏腑的纹理会张开,大汗淋漓;液虚脱的人,骨关节屈伸不灵,肤色发暗,脑髓中汁液消减,小腿酸痛,耳鸣;血虚脱的人,面色苍白,发暗而没有光泽;脉虚脱的人,其脉象空虚。以上就是六气不足的征候。
黄帝说:六气之中,怎样分别主要和次要呢?
岐伯说:六气各有所主的脏器,六气的主次好坏,可以根据所主的脏器的作用来分,但五谷和胃是六气生成的源泉。
推荐古诗:
夜下征虏亭、
读庄子、
夜雨寄北、
怨诗、
长信秋词五首(真成薄命久寻思)、
竹里馆、
西归绝句(五年江上损容颜)、
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
洞仙歌(江南腊尽)、
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
推荐诗句: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弊绝风清 弊:坏事;清:洁净。贪污、舞弊的事情没有了。形容坏事绝迹,社会风气良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揣冒昧 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 不关痛痒 痛痒:比喻疾苦或紧要的事。比喻切身相关的事。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