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以《争战》为题,旨在阐述争夺有利地形条件对作战胜败的重要性问题。它认为,对敌作战中,凡是有利地形,都应先敌抢占它,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有利地形一旦为敌抢先占领时,就不可盲目进攻它,而要等待敌情发生变化时再行攻击才为有利。战争的实践表明,地形条件的好坏,无疑是直接影响战局发展变化的重要客观因素。占领了有利地形,就可能打胜仗;失去了有利地形,就可能打败仗。这在战争发展史上是不乏其例的。三国时期司马懿破诸葛亮五攻曹魏之战,便是体现先敌抢占有利地形而取得战场主动权的成功战例。魏明帝青龙二年(公元234年)四月,蜀相诸葛亮率军北出斜谷,向曹魏发动第五次进攻。诸葛亮鉴于此前四次北攻曹魏“皆以运粮不继”(见《资治通鉴·魏纪四》)而未获得成功,乃分兵于兰坑地区“屯田为久驻之基”(同上),以解决对敌作战的物资保障问题。当时,魏将司马懿率军屯驻于渭水之南,采取背水为阵、坚壁不战的方针。诸葛亮企图攻占北原要地以“隔绝陇道”,陷魏军于困境而迫其决战。然而,此计却被魏将郭淮所识破,他向司马懿建议并亲自率军抢先占领了北原。诸葛亮见一计未成,又施一计,采用“现形于西”而实东攻的佯动误敌战法,企图东进攻占阳遂,结果又被郭淮慧眼所识破。诸葛亮企图先敌占领北原、阳遂的作战行动连遭挫折后,蜀军面对固守不战的司马懿,已完全陷于无可奈何的被动局面。此后,诸葛亮五攻曹魏之战所以没有成功,固然有其国内政治、经济方面的深刻原因,但就军事战略而言,蜀军未能先敌抢占北原要地以实现其“隔绝陇道”而陷魏军于困境的战略企图,也是蜀军未获成功的一个不可小视的原因。
推荐古诗:
古风(一百四十年)、
日出入行、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送杜十四之江南、
遣悲怀三首、
点绛唇(寂寞深闺)、
别云间(三年羁旅客)、
满江红(又捱过、几番秋色)、
石上偈(无才可去补苍天)
推荐诗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头偕老 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 半间不界 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 备而不用 准备好了,以备急用,眼下暂存不用。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播糠眯目 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