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动输翻译

动输翻译

查看动输全诗

  黄帝问:十二经脉中,唯独手太阴、足少阴、足阳明三经有动脉搏动不止,是为什么?

  岐伯说:足阳明是胃脉,而胃是五脏六腑所需营养汇聚于其中的大海。其水谷精微所化的清气由胃向上流注于肺,这气从手太阴开始,运行全身,其运行是随呼吸而上下往来的。所以,人一呼脉就搏动两次,一吸,脉也搏动两次,呼吸不止,脉也就跳动不止。

  黄帝说:手太阴脉气过于寸口,上入肺而息止,下至手的大指端伏藏。它从什么道路返还本脉?我不知其究竟。

  岐伯说:手太阴脉气离开脏腑达于经脉时,犹如弓弩突然发机,又象是急流下冲堤岸。待到脉气上于手鱼部而呈现衰象,其所余之气也已衰散而向上逆行,所以气行迟缓微弱。

  黄帝问:足阳明胃经因何而动?

  岐伯说:胃气向上流注于肺,它的本经干气上冲于头部的,沿着咽喉上行,走入七窍,又循着眼球深处的脉络向内而幕络于脑,接着又出于顑部,下至客主人穴,再沿牙车,合于足阳明本经,并下行至于人迎。这就是胃气别行而走向足阳明本经的情形。所以,手太阴的寸口脉,与足阳明的人迎脉,阴阳上下相应,其搏动是一致的。因此,阳病而阳脉反而小的,叫做逆,阴病而阴脉反而大的,也叫做逆。所以,寸口脉与人迎脉阴阳应合,静则俱静,动则俱动,就象牵引同一根绳子似的;如果二者之间失去平衡,出现偏象,就会生病。

  黄帝问:足少阴肾经因何而动?

  岐伯说:冲脉是十二经之海,它与足少阴的络脉都起于肾下会阴穴,出于气冲穴,沿大腿内侧斜入于膝腘窝中,再沿小腿内侧,与足少阴肾经相并,向下入足内踝后面,进入脚下。它的另一支脉,斜入踝内,出足跗外侧近踝处,进入足大指之间,渗注于足少阴经在足胫部的诸络脉,以温润足部、胫部。这就是足少阴经脉经常搏动的原因。

  黄帝说;营卫之气的运行,贯通全身上下,象圆环似的难分首尾。如果有人突然遇到邪气,或遭逢大寒,手足懈惰无力,则其经脉阴阳的循行道路,气血相互输注的会合,就会出现混乱失错,那么,气又将从哪里回还而往来运行呢?

  岐伯说:四肢是阴阳会合的所在,是脉气循行的大络,头、胸、腹、脐是脉气的路径,所以,即使络脉阻塞断绝而经脉仍能通行,四肢虽然懈怠而脉气仍能顺和,象圆环似的相互转输不止。

  黄帝说:讲得好。所谓如环无端,终而复始,难以测知其纲纪,说的就是这个。

推荐古诗: 相逢行柘枝词绝句漫兴九首(眼见客愁愁不醒)(七言绝句)题木兰庙燕歌行忆春日太液池亭候对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酹江月(乾坤能大、算蛟龙)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己亥杂诗(一十三度溪花红)

推荐诗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熬清守谈  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 本相毕露  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废江河  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
  • 不甘雌伏  甘:甘心,情愿;雌伏:雌鸟伏在那儿不动,比喻隐藏,不进取。比喻不甘心处于无所作为的境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蔓不枝  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知好歹  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 布袋里老鸦  比喻虽然活着,但象死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