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动输翻译

动输翻译

查看动输全诗

  黄帝问:十二经脉中,唯独手太阴、足少阴、足阳明三经有动脉搏动不止,是为什么?

  岐伯说:足阳明是胃脉,而胃是五脏六腑所需营养汇聚于其中的大海。其水谷精微所化的清气由胃向上流注于肺,这气从手太阴开始,运行全身,其运行是随呼吸而上下往来的。所以,人一呼脉就搏动两次,一吸,脉也搏动两次,呼吸不止,脉也就跳动不止。

  黄帝说:手太阴脉气过于寸口,上入肺而息止,下至手的大指端伏藏。它从什么道路返还本脉?我不知其究竟。

  岐伯说:手太阴脉气离开脏腑达于经脉时,犹如弓弩突然发机,又象是急流下冲堤岸。待到脉气上于手鱼部而呈现衰象,其所余之气也已衰散而向上逆行,所以气行迟缓微弱。

  黄帝问:足阳明胃经因何而动?

  岐伯说:胃气向上流注于肺,它的本经干气上冲于头部的,沿着咽喉上行,走入七窍,又循着眼球深处的脉络向内而幕络于脑,接着又出于顑部,下至客主人穴,再沿牙车,合于足阳明本经,并下行至于人迎。这就是胃气别行而走向足阳明本经的情形。所以,手太阴的寸口脉,与足阳明的人迎脉,阴阳上下相应,其搏动是一致的。因此,阳病而阳脉反而小的,叫做逆,阴病而阴脉反而大的,也叫做逆。所以,寸口脉与人迎脉阴阳应合,静则俱静,动则俱动,就象牵引同一根绳子似的;如果二者之间失去平衡,出现偏象,就会生病。

  黄帝问:足少阴肾经因何而动?

  岐伯说:冲脉是十二经之海,它与足少阴的络脉都起于肾下会阴穴,出于气冲穴,沿大腿内侧斜入于膝腘窝中,再沿小腿内侧,与足少阴肾经相并,向下入足内踝后面,进入脚下。它的另一支脉,斜入踝内,出足跗外侧近踝处,进入足大指之间,渗注于足少阴经在足胫部的诸络脉,以温润足部、胫部。这就是足少阴经脉经常搏动的原因。

  黄帝说;营卫之气的运行,贯通全身上下,象圆环似的难分首尾。如果有人突然遇到邪气,或遭逢大寒,手足懈惰无力,则其经脉阴阳的循行道路,气血相互输注的会合,就会出现混乱失错,那么,气又将从哪里回还而往来运行呢?

  岐伯说:四肢是阴阳会合的所在,是脉气循行的大络,头、胸、腹、脐是脉气的路径,所以,即使络脉阻塞断绝而经脉仍能通行,四肢虽然懈怠而脉气仍能顺和,象圆环似的相互转输不止。

  黄帝说:讲得好。所谓如环无端,终而复始,难以测知其纲纪,说的就是这个。

推荐古诗: 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月夜登阁避暑醉后赠张九旭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绝句(朝游北海暮苍梧)酬郭给事(洞门高阁霭余晖)偶成(十五年前花月底)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己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临江仙(忘却成都来十载)

推荐诗句: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分守己  分:本分。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华之怨  指女子失宠之哀怨。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闭目塞听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当人子  表示歉意或感谢的话,意思是罪过,不敢当。
  • 不可揆度  揆:音‘葵’度:音‘夺’揆度:估量,揣测。指无法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