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生平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施耐庵生平

施耐庵生平

查看施耐庵全诗

《施氏家簿谱》等有关资料记载  施耐庵本苏州人,据《施氏家簿谱》等有关资料记载,施耐庵,名彦端,系孔子门生七十二贤之一施之常后裔,父操舟为业,他13岁入浒墅关私塾就读,19岁中秀才,娶季氏为妻,29岁中举人,35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授任钱塘县事,因受不了达鲁花赤(官名)骄横专断,一年后愤而辞官归里,以授徒、著书自遣。

施耐庵避战乱在兴化隐居写《水浒传》  施耐庵因避战乱迁此隐居写《水浒传》。据民间口碑,张士诚起兵反元,在平江(苏州)称吴王,聘施耐庵为军师,后张士诚降元,施耐庵屡谏不从,因而弃官去江阴祝塘东林庵坐馆。朱元璋发兵围攻平江,战乱波及江阴,施耐庵想起先后曾任松江同知和嘉兴路同知的好友顾逖是兴化人。那里地方偏僻,四周环水,交通不便,一向有“自古昭阳 (兴化别名)好避兵”之说,于是特意差人给顾逖送去一封信,并附诗一首:  年荒世乱走天涯,寻得阳山(指昭阳,即兴化)好住家。   愿辟草莱多种树,莫教李子结如瓜。(当时民谣:“李生黄瓜,民皆无家”)  顾逖见信后,马上给施耐庵回信,欢迎他来兴化避难。信中也答诗一首:  自江南来问津,相送一笑旧同寅。  此间不是桃源境,何处桃源好避秦?

把梁山108将刻画得淋漓尽致  施耐庵接信后,将大弟彦明留在苏州原籍,带了续娶妻子申氏、二弟彦才和门人罗贯中,冒着烽烟,渡江北上,先在兴化顾逖家中暂住,而后由顾逖相助,在兴化以东人烟稀少的海滨白驹场购置了田地房产,在这里隐居著《水浒》,他结识了许多农夫和盐民,他们生活中的许多故事,成了他创作的素材,经过再创造,以惊人的艺术才能,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108将豪侠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死后建施祠,不幸毁于抗日战火  施耐庵死后,他的十二世孙施奠邦发起,将其在白驹镇上的故居改建为施氏宗祠。后来几经修复扩建,遂成前后三进,旁有偏殿之礼堂。第一进为门厅,内设茶坊;第二进为书坊,供艺人说《水浒》;第三进为福荫堂,供奉迁兴始祖施耐庵及其后裔的灵牌,每年春秋二季在此祭祖。施祠不幸毁于抗日战火。

推荐古诗: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银台金阙夕沉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梦秦氏赠言(三春过后诸芳尽)另一种传说(死去的英雄被人遗忘)满江红(清颍东流)南乡子(寒雀满疏篱)寒食临川道中(百卉千花了不存)崇义里滞雨(落莫谁家子)湖口送友人(中流欲暮见湘烟)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逢君穆陵路)

推荐诗句: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碍足碍手  碍:阻碍。妨碍别人做事。同“碍手碍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年不遇  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见到过或少有的机会。
  • 百无一失  形容有充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 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 本性难移  移:改变。本质难于改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门投辖  辖:车轴的键,去辖则车不能行。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补苴罅漏  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