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禅学诗作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支遁禅学诗作

支遁禅学诗作

查看支遁全诗

  《支遁集》收录支遁各种形式的诗作(诗、铭、赞并序)共38首(上卷18首,下卷14首,补遗6首),为现存支遁作品中数量最多者。如果说《大小品对比要钞序》最能完整地反映支遁的佛学思想,那么其诗作便最能表现支遁的思想风格,这与魏晋玄风和支遁名僧名士的身份是相应的。

  支遁诗作中直接与禅相关的是《咏禅思道人并序》:“孙长乐作道士坐禅之像,并而赞之,可谓因俯对以寄诚心,求参焉于衡扼,图岩林之绝势,想伊人之在兹。余精其制作,美其嘉文,不能嘿已,聊著诗一首,以继于左,其词曰:云岑竦太荒,落落英[巴/山]布。回壑伫兰泉,秀岭攒嘉树。蔚荟微游禽,峥嵘绝溪路。中有冲希子,端坐摹太素。自强敏天行,弱志欲无欲。玉质陵风霜,凄凄厉清趣。指心契寒松,绸缪谅岁暮。会衷两息间,绵绵进禅务。投一灭官知,摄二由神遇。承蜩垒危九,累十亦凝注。玄想元气地,研几革粗虑。冥怀夷震惊,泊然肆幽度。曾筌攀六净,空洞浪七住。逝虚乘有来,永为有待驭。”(《支遁集》卷上。)全诗与支遁的其他诗作一样充弥道家气,所咏图画中禅定的道人与修炼道家长生术的道士没什么区别,这方面的内容容后再议。诗的后半段表露了支遁心目中的禅定过程,即凝神于呼吸之间,捐弃身体的感官知觉,以神思统摄身心对外物的感受,超越筌蹄的束缚,达到六净、七住的禅定境界。

推荐古诗: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寻雍尊师隐居韩碑长相思(云一緺)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南涧中题塞下曲秋夜独坐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七律二首(绿水青山枉自多)

推荐诗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安富恤贫  使富有的人安定,贫穷的人得到救济。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无禁忌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 笔大如椽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比类从事  比:比照。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
  • 毕其功于一役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髀里肉生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补天柱地  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
  • 不寒而栗  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 不可救药  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