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陈代说:“没有见诸侯以前,好象觉得我很渺小,现在一看见他们,就觉得我们做大可以做到王者,做小则可以称霸一方。何况《志》上说:‘屈曲一尺而伸展八尺。’这事好象是可以做的。” 孟子说:“从前齐景公田猎时,用旌旗召唤管理园林的官吏而召唤不来,就想杀掉他。‘有志之士不会忘记自己身处沟壑的处境,有勇之士不会忘记抛头颅洒热血。’孔子会取哪一种呢?取不召唤就不去的那种。如果不待其召唤就前往,那算什么呢?况且那个屈曲一尺而伸展八尺的说法是从利上来说的,如果要说利,那么屈曲八尺而伸展一尺有利,是否也能做呢?从前赵简子派王良为他宠幸的小臣奚驾车田猎,一整天捕不到一只鸟。宠臣奚回去汇报说:‘王良是天下最差的车手。’有人把这话告诉了王良,王良说:‘请让我们再去一次。’奚勉强同意后又去,一早上就捕获到十只鸟。宠臣奚回去汇报说:‘王良是天下最优秀的驾车手。’赵简子说:‘我派他专门为你驾车。’便告诉了王良。王良不同意,说:‘我按照规矩赶车奔驰,终日捕不到一只鸟;不依法驾驭,一早晨却捕获十只鸟。《诗经》上说:“驱车驰马极熟练,放箭有如椎破物。”我不习惯替小人驾车,请不要任命。’驾御战车的人尚且羞于与奚这样的射手合作,即便合作得到的鸟兽多得象山丘一样,也是不干的。如果弯曲自己的人生道路去随从别人,那是为什么呢?并且你也弄错了,弯曲自己人生道路的人,是不能矫正别人的人生道路的。”注释1.陈代:孟子的学生。2.枉尺而直寻:弯曲一尺而伸展八尺,比喻以小的牺牲而换取大的成就。枉:弯曲。寻:八尺。3.虞人:守园林的官吏。4.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的大夫。5.王良:晋国的善御者。6.嬖奚:赵简子的宠臣,名奚。7.范:通“笵”。《礼记·礼运》:“范金合土。”《荀子·强国》:“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邪已。”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仍密布字印,满铁苑为一板。”这里用为用模子浇铸,引申纳入规范之意。8.诡遇:不依法驾御。9.贯:通“惯”。《吕氏春秋·不二》:“无术之智,不教之能,而恃强速贯刃,不足以成也。”这里用为习惯之意。
推荐古诗:
义鹘行、
骄儿诗、
赠刘司户蕡、
舟中晚望、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
石壁寺山房即事(望断南冈远水通)、
朝中措(幽姿不入少年场)、
寒食临川道中(百卉千花了不存)、
留题云门草堂(小住初为旬月期)
推荐诗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巴山夜雨 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蜡明经 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山起楼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 不得人心 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得不到众人的好评。
- 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不能自拔 拔:摆脱。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