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论述了“养人如养已子”的论点,这和我国历代将领“爱兵如子”的说法是一致的。诸葛亮是不是第一位提出这一主张的人,没有考证,不敢妄下断语,但他在一千多年前就如此明确地提出这一论点,总是十分可贵的。更可贵之处还在于,诸葛亮不但提出了主张,而且提出了这一系列爱兵的途径,总共达八项,相当详尽。作者说,如能做到这些,就能造就一支所向无敌的军队。诸葛亮在前面论述过从严治军,这里又专文论述爱兵如已子,可见他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这个问题确实是领兵的要旨之一,得军心者就能取得将士效命的结果,失军心者则会导至败亡丧身的后果。
推荐古诗: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三川北虏乱如麻)、
秋夕、
登乐游原、
长相思(云一緺)、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列女操、
从军行、
洛阳女儿行、
颂(春有百花秋有月)、
第二回回头诗(一局输赢料不真)
推荐诗句: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犀擢象 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城借一 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笔墨官司 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并行不悖 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