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以《好战》为题,旨在阐述穷兵黩武的严重危害性,以儆执国政者应慎重战事。它认为,战争本来是与德治相违背的,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它。人君不可依恃国大民众而随意发动战争。一旦穷兵黩武,好战不止,势必导致国家败亡。从全篇内容看,这里所说的“好战”,实际是指那些侵略、掠夺的不义战争。可见,本篇所极力反对的是那些以侵略、掠夺为目的的穷兵黩武的非正义战争。
历史的经验证明,穷兵黩武的危害极大,不仅会造成财尽力竭、生产破坏的经济崩溃,而且还会造成生灵涂炭、民怨沸腾的社会危机,最终则必然导致民族衰落、国家败亡的严重恶果。本篇在论述了穷兵黩武危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玩战争之火“将有自焚之患”的道理,这是不失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可贵思想。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封建暴君之一。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七月,他阴谋杀父篡得帝位以后,对内横征暴敛、挥霍无度,对外穷兵黩武、肆意侵掠。从大业八年至十年(公元612~614年),杨广竟对附属国高丽连续发动三次大规模战争。据唐代学者杜佑《通典·食货七》记载:“三驾东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倍之”,可以推知,杨广三攻高丽之战,调集的总兵力为三百四十余万(即每次为一百一十三万余人),强征的民工总数达六百八十余万,两项合计为一千零二十余万人,残酷持久的战争消耗,不仅造成大批兵员战死、病亡,而且导致“耕稼失时,田衅多荒”,“百姓困穷,财力俱竭”(见《资治通鉴·隋纪五》),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在沉重的兵役、徭役和残酷的剥削压榨之下,人民再也无法生活下去了。
隋末农民大起义,正是在上述条件下爆发的,并且以雷霆万钧之势摧毁了以炀帝为首的隋代封建王朝的残暴统治。隋朝的迅速灭亡,从一定意义上讲,恰是隋炀帝杨广穷兵黩武造成的严重恶果。这不能不是“为人君者”所应汲取的历史教训啊!
推荐古诗:
得乐天书、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余生欲老南海村)、
昭君怨(午梦扁舟花底)、
好了歌注(陋室空堂)、
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
念奴娇(鲲鹏展翅)、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桂枝香(登临送目)、
寄别李德远(李侯不恨世卖友)
推荐诗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字没一撇 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拜将封侯 拜为将领,封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极品。
- 背城借一 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翼齐飞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齐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 闭门羹 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