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以《疑战》为题,旨在阐述作战中如何设置疑阵以迷惑敌人的问题。它认为,不同的作战企图可用不同的疑阵方法。如要进袭敌人时,可采用“丛聚草本,多张旗帜”伪示我军屯兵之所以吸引敌人,而我乘其备东而击其西;如要避敌退却时,则设置虚阵伪示驻兵而悄然撤退,敌人必定不敢轻率追击我军。设置疑阵,实际上是制造假象,伪装自己的一种“示形”惑敌手段,这是中国古代作战中常为兵家所采用的战法之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既然己方可用假象迷惑敌人,那么,自己也就有被敌人之假象所迷惑的可能。因此,透过假象看本质,依据客观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战法而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这是指导战争所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只有真正做到既善于以假象迷惑敌人,又能不被敌人假象所迷惑的将帅,才算得上是多谋善断的战争指导者。南北朝时期,北周建德五年(公元576年)十月,齐王宇文宪奉命率军围攻北齐的晋州,为了战胜敌人,他密令屯驻于鸡栖原的永昌公宇文椿“伐柏为庵,示有处所”,即预设疑阵以迷惑齐军。不久,齐后主高纬亲自率军来攻,此时恰值周武帝命宇文椿返回,椿奉命率部乘夜撤离鸡栖原。齐军进抵鸡栖原时,误将“柏庵为帐幕”,以为周军没有撤退,不敢追击,等到第二天发现上当的时候,宇文椿已率军安全返回了。齐军之所以失去追歼周军的有利时机,主要是由于齐后主高纬为周军预设的疑阵所迷惑的结果。
推荐古诗:
咏柳、
夜雨寄北、
明月三五夜、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满江红(又捱过、几番秋色)、
绝句(扁舟明月两峰间)、
素馨(金碧佳人堕马妆)、
己亥杂诗(秋心如海复如潮)、
苏慕遮(向来痴)、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推荐诗句: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笔下生花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 比肩齐声 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秉要执本 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 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