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一节翻译及注释

第一节翻译及注释

查看第一节全诗

译文  孟子说:“舜出生在诸冯,迁居到负夏,去世在鸣条,是东方边远地区的人。周文王出生在岐周,去世在毕郢,是西方边远地区的人。这两个地方相距,有一千多里地;时代的距离,相隔一千多年。而在中国实现他们的志向,就象有信物一样吻合,先代的圣人和后代的圣人,他们所估量的情形却是一致的。”

注释1.诸冯:地名,相传在今山东荷泽以南。2.负夏:地名,约在今山东滋阳以西。3.鸣条:地名,在今山西运城安邑镇。4.岐周:地名,指岐山下周的旧邑,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5.毕郢:地名,相传是周文王去世的地方,在今陕西咸阳县东二十一里。6.符节: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有铜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周礼·掌节》:“门关用符节。”《史记·魏公子列传》:“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汉书·高帝纪》:“封皇帝玺符节。”《说文》:“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这里用为信物之意。7.揆:(kuí葵)《诗·鄘风·定之方中》:“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易·系辞》:“初率其辞而揆其方。”《国语·周语》:“南北之揆七同也。”《楚辞·离骚》:“皇览揆予初度兮,肇锡予以嘉名。”《论衡·实知》:“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说文》:“揆,度也。”这里用为大致估量之意。

推荐古诗: 杨柳枝(苏州杨柳任君夸)开元乐(心事数茎白发)汉江临眺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和侄女王城(东风未肯入东门)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金陵十二钗正册—贾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岛(你在雾海中航行)南歌子(山与歌眉敛)

推荐诗句: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发千丈  形容头发既白且长,表示人因愁思过重而容颜衰老。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云苍狗  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播糠眯目  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入目  指形象丑恶,使人看不下去。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值一顾  顾:看。不值得一看。形容瞧不起某事物。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百啭千声  形容鸟鸣声婉转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