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载(1271—1323)字仲宏。县南琉田村(今大窑)人,后徙蒲城,晚年定居杭州。杨载先祖杨建为浦城人,父杨潜,南宋诸生。杨载生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幼年丧父,徙居杭州,博涉群书,赵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户部贾国英数荐于朝,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调管领系官海船万户府照磨,兼提控案牍。仁宗延祐二年(1315)复科举,登进士第,受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迁儒林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1323)卒,年五十三岁。著有《杨仲弘诗》8卷,文已散失。
推荐古诗:
哭刘司户蕡、
留别王维、
杂诗、
早朝、
菩萨蛮(茫茫九派流中国)、
沁园春(情若连环)、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蚕欲老)、
汉宫春(羽箭雕弓)、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南山截竹为觱篥)
推荐诗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捱三顶五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百孔千疮 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 搬石砸脚 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急之务 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 八纮同轨 指天下一统。八纮,指八方极远之地。
- 百丈竿头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 白鱼登舟 为殷亡周兴之兆。同“白鱼入舟”。
-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