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一现今众多的诸侯邦国,皇天都看作是自己的儿子,实在能保佑、顺应大周王朝。如若武王向他们施威,他们没有不震惊慑服。武王能安抚天地众神,以至黄河和高山。武王作为我们的君王,实在能发扬光大大周功业。他接替文王登上王位,就收藏了兵器,并把弓箭收入皮囊。我们谋求治国的美德,武王就施美德于天下四方。武王实在能保持天命啊!
译文二按时巡视诸侯国,上帝使我为君王,保佑周家国运昌。周王声威震天下,无不震动受惊慌。祭祀四方山川神,来到黄河泰山上。周王真是好君王。周家德行最光明,百官依次行奖赏。干戈武器都收藏,良弓利箭装进囊。我求先王好德行,遍施华夏各地方,周王保持永不忘。
注释⑴时:语助词,一说为“按时”。犹言“现时”、“今世”。迈:林义光《诗经通解》读为“万”,众多。邦:国。此指武王克商后封建的诸侯邦国。⑵昊天:苍天,皇天。子之:以之为子,谓使之为王也。即视诸侯邦国为自己的儿子。 ⑶实:语助词。一说指“实在,的确”。右:同“佑”,保佑。序:顺,顺应。有周:即周王朝。有,名词字头,无实义。 ⑷薄言:犹言“薄然”、“薄焉”,发语词,有急追之意。震:威严,谓以威力震慑。此指武王以武力威胁、施威。之:指各诸侯邦国。 ⑸震叠:即“震慑”,震惊慑服。叠,通“慑”,恐惧、畏服。 ⑹怀柔:安抚。怀:来。柔:安。百神:泛指天地山川之众神。此句谓祭祀百神。⑺及:指祭及。河:黄河,此指河神。乔岳:高山,此指山神。 ⑻允:诚然,的确。王:指周武王。维:犹“为”。后:君。 ⑼明昭:犹“昭明”,显著,此为发扬光大的意思。 ⑽式:发语词,无实义。序:顺序,依次。序在位:谓合理安排在位的诸侯。 ⑾载:犹“则”,于是,乃。戢(jí):收藏。干,盾。干戈:泛指兵器。 ⑿櫜(gāo):古代盛衣甲或弓箭的皮囊。此处用为动词。此两句指周武王偃武修文,不再用兵。 ⒀我:周人自谓。懿:美。懿德:美德,指文治教化。 ⒁肆:施,陈列,谓施行。时:犹“是”,这、此。夏:中国。指周王朝所统治的天下。 ⒂保:指保持天命、保持先祖的功业。
推荐古诗:
秋雨叹之三、
钱塘湖春行、
夜雨(早蛩啼复歇)、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好了歌注(陋室空堂)、
春日偶成两首(极目青郊外)、
破阵子(千里茫茫若梦)、
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推荐诗句: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弊绝风清 弊:坏事;清:洁净。贪污、舞弊的事情没有了。形容坏事绝迹,社会风气良好。
- 病民蛊国 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 博士买驴 博士:古时官名。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 博采众长 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 波谲云诡 谲:诡:怪异,变化。好象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象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