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例证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五音例证

五音例证

查看五音全诗

  根据五音和五行相配来判断敌情乃至指挥用兵,迹近荒诞,不足凭信。但是,其利用各种手段来侦察敌情,透过各种蛛丝马迹判断敌情并进而作出相应决策的思想仍不乏可取之处。清朝将领年羹尧闻雁即警,就是这样的实例。

  雍正元年(1723 年)秋,清朝大将年羹尧率军前往青海平定叛乱,到达西宁附近时,安营扎寨,饭后就寝。夜入三更,一群大雁从营帐上空飞鸣而过。年羹尧披衣而起,反复思忖:今夜天黑无光,大雁应群宿水边,倘无人惊动不会夜间飞行。且雁群飞行疾速,鸣声凄厉,起飞地点距此不会太远。白天哨探报告,前去不远有群山水泊、是叛军经常出入之地。想必是叛军乘我远道而来,士卒疲困,夜中前来劫寨,以致惊动雁群。于是,他当即定下设伏以待、消灭袭营之敌的计策。然后,年羹尧召集将士:“四更时分,叛军将前来劫我营寨,尔等设伏,需沉着果敢,奋勇杀敌,消灭乱军。”诸将率领军队设伏就绪本久,即见叛军骑兵朝清军设伏地域急驰而来。待叛军进入伏击圈后,清军骤然发起攻击,全歼前来袭营的叛军。天将破晓,将士凯旋而归。

  当日,年羹尧下令休整三天,犒赏三军。席间,众将纷纷询问他何以得知叛军前来袭营的消息。年羹尧当即讲述了昨夜闻雁即警的经过。众将齐声感叹:“大将军真乃神将!”年羹尧却说:“不然。带兵征战,不能仅逞匹夫之勇、还必须射时戒备。戒备妙法,没有定论。为将者必先料敌,上通天文地理,下知敌我之短长,即是禽兽生存习性的蛛丝马迹,也要细心体察,从中悟出道理。比如各类禽兽,都有自己奇特的预警灵性和防工本领,如狡兔三窟,狡狐三穴,即是藏身避祸的例子。常言道,打草则蛇惊,兔警则鹰袭,马嘶则虎近,此即见微而知著也。我昨夜之所以闻雁即警,设伏致胜,就是前后联系,再三揣摩才定下的计策。诸位只要处处留意,用心研讨,长此以往,不难料兵如神。”诸将听完,无不点头称是。

  三天后,年羹尧率军继续西进。经数次交锋,大获全胜,终于平定了叛乱。

推荐古诗: 九日齐山登高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寄荆州张丞相齐州送祖三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洞仙歌(冰肌玉骨)己亥杂诗(一百八下西溪钟)十六字令(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水龙吟(燕云十八飞骑)满庭芳(归去来兮)

推荐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斑驳陆离  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