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句即景写风吹水寒,渲染苍凉悲壮的气氛。下句抒写决死的情怀,明知有去无还,却毅然前往,决不回顾。“风萧萧”有声,从听觉上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易水寒”彻骨,从感觉上描状环境的悲凉;一上一下,极尽天地愁惨之状,更加烘托出荆轲“君子死知己”,慷慨赴国难的凛然正气。虽寥寥十五字,却“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
推荐古诗:
多丽(小楼寒)、
庆清朝慢(禁幄低张)、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念奴娇(水天空阔)、
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钱王登假仍如在)、
思王逢原(蓬蒿今日想纷披)、
残春(残春醉著钓鱼庵)、
寄陈鲁山(天下无虞国论深)、
留题云门草堂(小住初为旬月期)
推荐诗句: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捱三顶五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 兵行诡道 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啻天渊 不啻:无异于。渊:深潭。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深潭之底。比喻差别极大。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见棺材不落泪 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造就 指没有培养前途。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