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例证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必出例证

必出例证

查看必出全诗

  渡过江河作战,必须加强工程保障,有充足的渡河和水上运输器材。除此外,更重要的是保持高昂的士气,有破釜沉舟、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决心。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就是以此取得胜利的。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统治者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进行垂死挣扎,调动军队,向起义军进行疯狂反扑。其中最为凶悍的一支,就是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他在镇压陈胜、吴广等起义军后,旋即扑向项梁等人率领的楚地起义军主力。在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大败楚军,杀死项梁。然后移师北上,攻打赵国。赵王歇数战不利,被迫放弃都城邯郸,退守钜鹿(今河北平乡县西南)。章邯率军乘胜逼进,命令部将王离率 20 万人将钜鹿团团围困,自己亲率 20 万人屯驻于钜鹿南数里的棘原,并在那里构筑甬道(两侧有土墙的通道),直达钜鹿城外,以供应王离军的粮秣,企图长期围困钜鹿,困死赵军,彻底平定赵地。钜鹿城内食尽兵少,形势危在旦夕。赵王派人向楚、魏、燕、齐求援。魏、燕、齐虽派出军队,但因害怕与秦军交锋,就在钜鹿城外筑垒壁自守,观望不前。

  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军约七万人救赵。宋义畏敌如虎,当进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时,屯驻四十六天,不愿前进。项羽杀死宋义,率军进抵漳水南岸。即派英布等率二万人为前锋,渡过漳水(一说黄河),切断秦军运粮的甬道,割断王离与章邯之间的联系。接着,项羽亲率楚军主力渡河跟进。同时为表示一往无前。义无反顾、与秦军决一死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项羽下令士兵渡河后“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这样,楚军战士斗志激昂,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拚死一战,项羽率领全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楚军将士奋勇死战,以一当十,“呼声动地”,先将王离部秦军击溃,接着又九战九捷,大败章邯军,钜鹿之围遂解。项羽率军乘胜追击、走投无路的章邯,在殷虚(今河南安阳西)向项羽投降。

  钜鹿之战,是秦末农民起义中最激烈而又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战,这次战役中,项羽破釜沉舟,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消灭了秦王朝赖以生存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为最后推翻秦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条件。

推荐古诗: 结客少年场行沐浴子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醉后赠张九旭安定城楼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绝句(朝游北海暮苍梧)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出守桐庐道中入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

推荐诗句: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箭伤人  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人。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偏废  偏废:侧重一方,忽略另一方。指两方面都应同样重视,不能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