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例证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少众例证

少众例证

查看少众全诗

  以少击众,以弱胜强,在战争史上屡见不鲜。要做到以少击众,以弱胜强,必须以奇用兵,出奇制胜。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在夜暗、草丛、险隘等天时地形条件下,采取伏击、截击等战法,是以少击众常用的战法。渭曲之战中,宇文泰就是运用这一原则而战胜高欢的。

  西魏大统三年(537 年),东魏丞相高欢亲率二十万大军进攻西魏,企图乘西魏丞相宇文泰南攻恒农(今河南三门峡市)之机,一举攻占西魏都城长安。高欢的幕僚劝阻说:“西魏连年灾荒,我们只要派兵把守关卡,等其秋收无着,不用交战,他们就会束手就擒。”但高欢以为胜券在握,拒不采纳。闰九月,高欢率军自壶口(今山西吉县西)经蒲津(今陕西大荔东)渡黄河,过洛水,进屯许原(今陕西大荔南)西,兵锋直指长安。

  宇文泰得知东魏大军压境的消息,亲率近万人自恒农回师渭水南,并征诸州兵迎战。诸将以寡众不敌,请求等待高欢进一步西进而已方大军云集时再出击。但宇文泰认为:“如果高欢至长安,那么就会导致民心震恐,军心涣散。今其新至,可击之。”于是不待州兵齐集,即令部卒在渭水设浮桥,携带三日粮秣,轻骑渡渭。十月初一,进至沙苑(今陕西大荔南),与东魏军相距仅六十里。这时,宇文泰一面派人侦察敌情,一面与诸将商议,大将李弼认为:“敌众我寡,不可与其争锋。此东十里的渭曲,是设伏的好地方,可据以待敌。”宇文泰于是进至渭曲,以部将赵贵、李弼分置左右,其余的部队都偃旗息鼓埋伏在芦苇之中,背水列阵等待敌军到来。

  东魏军听说宇文泰到达渭曲,有人劝阻高欢:“宇文泰来势不善。渭曲芦苇深密,道路泥泞,大队人马无法展开。不如只留一部人马在此牵制,秘派大部偷袭长安,一旦得手,宇文泰也就成了丧家之犬了。”但高欢自恃兵多将广,置若罔闻。次日午后,东魏军进入西魏军设伏地域。见西魏军少,未等列阵便争相前往进攻,导致阵形大乱。宇文泰当即下令出击,伏兵骤起,奋力冲杀。李弼率铁骑横击,将东魏军截为两段。大将军于谨率军配合,大破东魏军,歼敌人万人,余皆溃散,高欢仅率数骑逃脱。

  此战,宇文泰判断准确,根据地形特点,从容设伏,终于以少胜多,大获全胜。

推荐古诗: 望庐山瀑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留别王维游终南山凉州词遣悲怀三首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沁园春(独立寒秋)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

推荐诗句: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柳絮风轻,梨花雨细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鞍马劳倦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搬唇递舌  挑拔是非。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强马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存芥蒂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矜不伐  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造次  造次:急遽,匆忙。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