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五节翻译及注释

第五节翻译及注释

查看第五节全诗

译文  孟季子问公都子说:“为什么说行为方式是内在的呢?”  公都子说:“对人表达内心的敬意,所以说是内在的。”  孟季子问:“有一个乡里的人比你兄长大一岁,该尊敬谁呢?”  公都子说:“尊敬兄长。”  孟季子问:“倒酒时先给谁斟呢?”  公都子说:“先给乡里人。”  孟季子说:“你内心尊敬的是兄长,所表现出的却是恭敬对待他人,可见行为方式是外在的,不是由内心发出的。”  公都子不能应答,便把这事告诉孟子。  孟子说:“应该尊敬叔父呢?还是尊敬弟弟呢?他会说:‘尊敬叔父。’你说:‘弟弟是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那该尊敬谁呢?’他会说:‘尊敬弟弟。’你就说:‘为什么又说要尊敬叔父呢?’他会说:‘这是因为地位的缘故。’你就说:‘是因为地位的缘故,需要尊敬兄长,但在不同的场合就该恭敬地对待他人。’”  孟季子听了这些话后,说:“在这种情况下尊敬叔父,在那种情况下尊敬弟弟,这毕竟是外在情况决定的,并不是由内心发出的。”  公都子说:“冬天则喝热汤,夏天则喝凉水,那么饮食是由外在的天气所决定的吗?”

注释1.孟季子:人名,情况不详,有三种说法,姑且不论。2.尸:《诗"召南"采蘋》:“谁其尸之?”《诗"小雅"楚茨》:“神具醉止,皇尸载起。”《仪礼·士虞礼》:“祝延尸。”《礼记·曲礼》:“孙可以为王父尸。”《仪礼·特牲礼》注:“尸,所祭者之孙也。祖之尸则主人乃宗子。祢之尸则主人乃父道。”《说文》:“尸,神像也。象卧之形。”这里用为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之意。3.庸:(yang雍)《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书·康诰》:“用其义刑义杀,勿庸以次汝封。乃汝尽逊曰时叙,惟曰未有逊事。”《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庸。”《诗·齐风·南山》:“齐子庸止。”《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礼记·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说文》:“庸,用也。”这里用为用、需要之意。

推荐古诗: 夜泊牛渚怀古城上夜宴登观音台望城宿江边阁调张籍哭刘司户蕡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

推荐诗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岸然道貌  指严肃的神态。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白黑分明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偏不党  不偏向任何一方。
  • 不知所终  终:最后,结局。不知道结局或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