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生平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王贞白生平

王贞白生平

查看王贞白全诗

  王贞白字有道,信州永丰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大顺初前后在世。  尝寄御沟诗与诗僧贯休,有“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句。  他日面晤,语及此。贯休道:“当改一字”。  贞白拂袂而去。  贯休乃书一字于掌心以待,贞白果还,曰:“此中涵帝泽,如何”?  贯休出掌示之,不异所改。  二人遂订深契。乾宁二年,(公元八九五年)登进士第。  榜下,物议纷纷。诏翰林学士陆扆于内殿覆试,仍中选。  七年后,授校书郎。  后迟隐以终。  贞白常手编所作诗三百编及赋文等,为灵溪集七卷,(新唐书志只录诗集一卷。此从唐才子传)传于世。  后以世乱而不仕,归隐后,曾在西山(今广丰中学内)建“山斋”,传道授业,常与罗隐、方干、贯休等名士同游唱和,号称“四大诗人”,手编所作诗三百首及赋文等,为《灵溪集》,共七卷。  唐·乾宁二年张贻宪榜(895)登进士,是广丰县第一个进士。  昭宗天复二年(902年)授职校书郎。  昭宗奔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后,为避世乱而退居家山,以著书自娱,勤奋不辍,不复仕进。王贞白“学力精湛,笃志于诗”,其诗“内涵深刻,意存高远”,“清秀典雅,辞意工丽”,对江西文坛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其诗,深受四方学者所推崇,尊以为师。  在中国文学史上,广丰县众多的文人当中,只有其占有一席之地。所作诗300首及赋文合为《灵溪集》7卷,《全唐诗》共录其诗78首,其中卷24有1首,卷701有65首,卷885有12首。但不知什么原因,最为著名传唱千古的名篇《白鹿洞》“读书不觉春己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却没有收进《全唐诗》中。  五代十国·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南唐中兴元年)病卒于故里,葬于广丰县县城西门外城壕畔,并建有王有道公祠(今已废)。遗著自编有《灵溪集》7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补编》存诗12首。

推荐古诗: 答微之咏怀见寄倦夜湘中重过圣女祠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列女操送元二使安西出守桐庐道中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夜行船(百岁光阴如梦蝶)

推荐诗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此际闲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尴不尬  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疾不徐  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