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想缩短丧期。公孙丑说:“只服丧一年,还是比不服丧要好吧?” 孟子说:“这就好象有人扭他哥哥的胳膊,你却劝‘你慢一点,轻一点’一样,应该教育他孝顺父母,恭敬兄长。” 王子中有死了母亲的,他的师傅为他请求服丧几个月。公孙丑说:“象这种情况该怎样处理呢?” 孟子说:“他这是想服丧三年但客观条件不允许。即使是多服丧一天也比不服丧好,我说的是针对没有人禁止他服丧但他却不肯服丧的那种人。”
推荐古诗:
古风(松柏本孤直)、
送范山人归太山、
白云泉、
池上竹下作、
过华清宫(新丰绿树起黄埃)、
游太平公主山庄、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黄花川、
陇西行、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
推荐诗句: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恩忘义 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并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 不齿于人 指被人看不起。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关痛痒 痛痒:比喻疾苦或紧要的事。比喻切身相关的事。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劣方头 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