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完全是实力的较量,并不取决于一两次战争的输赢。张仪向齐王说明了这个道理。不仅如此,张仪又列举其他国家附庸、臣事秦国的例子,让其从众效尤。从实力的差距和从众心理出发,张仪终于说服齐国。
在张仪看来,齐国被苏秦说服进行合纵也不是定局,任何事情都不是铁板一块,都有缝隙可钻。所以经过他的谋划和游说,齐国反而听从了连横的主张。事在人为,我们在说服他人时不应该强调客观的障碍、受众一方的定见,只要我们抓住受众内在弱点和裂隙,就可以找到突破口、改变他的思想和观点。
推荐古诗:
九日、
咏柳、
无题(八岁偷照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明月三五夜、
嘲顽石幻相(女娲炼石已荒唐)、
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
念奴娇(鲲鹏展翅)、
七古(云开衡岳积阴止)、
江城子(翠蛾羞黛怯人看)
推荐诗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傲世轻物 物:他人或环境。鄙弃世俗,看不起别人。也指高傲自大。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聱牙诘屈 聱牙:不顺口;诘屈:曲折。形容文辞艰涩难读。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葵去织 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
- 跋扈自恣 形容为所欲为,无所忌惮。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头相守 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
- 百年树人 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