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以众多事例引证了他的政治洞见和哲理,他的主要观点是:
1要后发制人、顺应时势。率先挑起战争的人和领头攻打他国的人必然后患无穷、陷于孤立。后发制人会有所凭借,顺应时势可远离仇怨。
2大国应该讨伐那些不讲道义的国家,以此可名利双收、完成霸业。小国应该谨慎从事,不轻信他人,逐渐增强实力。
3不能把使用武力摆在首位,尽量避免战争,避免因为炫耀武功而成为众矢之的。
4取胜的关键是在帷幄之中的策划和谋略,而非疆场上的厮杀。
这4个观点苏秦用了大量事例来论证,一般都是先说出观点,然后举出当时已经发生的事件来佐证,在叙述事例过程中也夹杂一些评论,整体上事实和理论相结合,极富有说服力和真理性。
苏秦对君王的谏言中有破有立,破大于立,破立的中心主旨是一致的,那就是在国家政治军事斗争中尽量要占有道义,尽量要“不战而屈人之兵”,绝对不能好战和强出头。上面这些至理规则同样适合于和平年代的人际关系中,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好自己的发展战略,对待朋友、竞争者要有智慧、有谋略,要将上述国际关系领域的法则娴熟地运用在人际关系上,毕竟人与人之间和国家与国家之间在其作为一个利益主体方面,有着很大的可比性。
推荐古诗:
赠李白、
酬乐天频梦微之、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浣溪沙(菊暗荷枯一夜霜)、
正气歌并序(天地有正气)、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
七律(一从大地起风雷)、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西江月(点点楼头细雨)、
潇湘引
推荐诗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暗淡无光 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花齐放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闭门思过 过:过失。关起门来反省。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屏气敛息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 拨云撩雨 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 博大精深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 不管不顾 指对人不照料,也指举动莽撞,不顾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