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解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解释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解释

查看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全诗

  九月九日,勉强登高,却无人送酒同欢,遥想故园的菊花,大概在战场旁,寂寞地开放吧。

  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

  到了重阳,文人墨客,则常常诗思泉涌,情感难抑。南陈诗人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和唐代诗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就是两首著名的重阳佳作。

  江总在陈时,官至尚书令,到晚年,陈灭于隋,从此郁郁寡欢。诗人在回扬州途中经山东微县微山亭所咏的这首重阳小诗,就在强烈的故乡之念中,流露出亡国的隐痛。

  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推荐古诗: 蜀道难(噫吁嚱)读庄子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燕子来舟中作初冬夜饮喜迁莺(晓月堕)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夏日南亭怀辛大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桃源行

推荐诗句: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热文成语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里迟离  阴历九月九日。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郎不秀  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 不可捉摸  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