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翻译及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第十四节翻译及注释

第十四节翻译及注释

查看第十四节全诗

译文  孟子说:“人民最为宝贵,土神和谷神次要,君主为轻。因此得到群聚的人民的承认者就可以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承认的就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承认的就可以成为大夫。诸侯危害社稷国家,就另外改立。用作祭祀的牲畜已经长成,用作祭祀的粮食已经洁净,就按时祭祀,但仍发生旱灾水灾,那么就另外改换土神和谷神。”

注释1.社稷:《诗·小雅·甫田》:“以社以方。”《老子·七十八章》:“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论语·八佾》:“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礼记·月令·仲春》:“命民社。”《国语·鲁语上》:“故祀以为社。”《孟子·离娄上》:“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这里用为土地神神主之意。土神和谷神是古时君主都祭祀的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2.丘:《易·涣·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周礼·地官·小司徒》:“四邑为丘。”《广雅·释诂二》:“丘,居也。”《释名·释州国》:“丘,聚也。”这里用为聚居之意。3.粢:(zich知)《公羊传·桓公十四年》:“御廪者何?粢盛委之所藏也。”《孟子·滕文公下》:“诸侯耕助以供粢盛。”《玉篇》:“粢,稷米也。”这里用为古代供祭祀用的谷物之意。

推荐古诗: 曲江二首禹庙孤雁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寄蜀客锦瑟柳枝(风情渐老见春羞)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推荐诗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莫莫高山深谷逶迤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星不如一月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筹不纳  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 背井离乡  离开家乡到外地。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翼连枝  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 并蒂芙蓉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不法常可  法:当做模式、法则;常可:长久被人们认可的成规惯例。不把常规惯例当做永远不变的模式。
  • 不根之论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 不绝于耳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