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鹤(846~904),唐代晚唐时期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当黄巢起义军席卷山东、河南一带时,他又从长安回家。从此“一入烟萝十五年”(《乱后出山逢高员外》),过着“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乱后山中作》)的生活。温为他送名礼部,得中大顺二年(891)第八名进士(《鉴诫录》)。得第后次年,因政局动乱,复还旧山,田頵在宣州,很重视他,用为从事。天复三年(903),田頵起兵叛杨行密,派他到大梁与朱温联络。田頵败死,朱温表荐他,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遘重疾,旬日而卒。《唐风集》通行有明汲古阁刊本。近人刘世珩辑《贵池先哲遗书》本,有补遗1卷。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即以刘刻本为底本,并据《全唐诗》加以补录、校勘,编成《杜荀鹤诗》,与《聂夷中诗》合刊印行。又有清初席刻《唐诗百名家全集》本,题为《杜荀鹤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蜀刻本《杜荀鹤文集》 3卷。
推荐古诗: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虞姬墓(帐下佳人拭泪痕)、
出塞(涿州沙上饮盘桓)、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
舜庙怀古(云断苍梧竟不归)、
小舟游近村(斜阳古道赵家庄)、
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逢君穆陵路)
推荐诗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挨肩叠背 形容人群拥挤。
- 挨门挨户 挨:按照顺序。按照住户的顺序一家也不漏。同“挨门逐户”。
- 岸谷之变 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头偕老 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 本来面目 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 闭关却扫 却:停止;却扫:不再清扫车迹,意指谢客。关上大门,扫除车迹。指闭门谢客,不和外界往来。
- 闭口藏舌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并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