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作品特点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杜荀鹤作品特点

杜荀鹤作品特点

查看杜荀鹤全诗

  杜荀鹤是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作平易自然,朴实质明畅,清新秀逸。著有《唐风集》(十卷),其中三卷收录于《全唐诗》。  诗人的本性,天然好赋吟,作中多有如此之自咏:   “无人开口不言利,只我白头空爱吟。”(《山居自遣》)  “苦吟只天性,直道世将非。”(《寄从叔》)  “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郊居即事投李给事》)  “不是营生拙,都缘觅句忙。”(《山中寄友人》)  “自小僻于诗,篇篇恨不奇。苦吟无暇日,华发有多时。”(《投李大夫》)  “多惭到处有诗名,转觉吟诗僻性成。”(《叙吟》) 二、多题赠僧侣寺院隐居山士之作。对佛门有一定的领悟和向往。三、句作中不刻意规避重字。  “满酌劝君酒,劝君君莫辞。”(《送人游江南》)   “今日偶题题似着,不知题后更谁题。”(《题瓦棺寺真上人院矮桧》)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投长沙裴侍郎》)  “朝喜花艳春,暮悲花委尘。不悲花落早,悲妾似花身。”(《春闺怨》)  一生苦贫而励志好学。“贫”慨多见诗中。“昼短夜长须强学,学成贫亦胜他贫。”  综观其诗,成就一般,因其守贫乐道,亦得诗之真趣。虽亦不免干禄戚怀之忧,但也是人之常情。  诗题材可分三类,风格也因类而别。数量甚多的描写山林隐居生活的五律追求枯寂静冷的境界,与晚唐贾岛派风格相近。艳情诗近艳丽的温(庭筠)李(商隐)派诗人韩偓;代表作《春宫怨》以宫女身世象征怀才不遇,有宫词为唐第一之誉,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颇有名,时称杜诗三百首,尽在一联中。奠杜荀鹤文学史地位的是他反映现实、同情下层人民疾苦的诗作。《时世行》二首(《山中寡妇》、《乱后逢林叟》),《题所居村舍》写战乱造成的农村萧条凋敝;《再经胡城县》声讨杀人升官的官吏;《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指斥藩镇乘乱拥兵的野心;《蚕妇》、《田翁》揭露繁重赋役带给人民的灾难;《雪》暴露不平的阶级对立,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晚唐乱世社会现实的本质。这类诗用短篇近体浓缩对现实的忧患不平和对人民苦难的深深同情,擅用对比,语言清新通俗而爽健有力,继承白居易等新乐府诗传统而有创造发展。严羽《沧浪诗话》列杜荀鹤体。今存《唐风集》3卷,是诗人自编诗集,收诗300多首,均律诗绝句。

推荐古诗: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寄扬州韩绰判官九日齐山登高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捣练子令(深院静)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西施咏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

推荐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心落意  放心,无忧虑。
  • 安于盘石  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拔丁抽楔  拔出钉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难。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发千丈  形容头发既白且长,表示人因愁思过重而容颜衰老。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辞莫辩  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 百年树人  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