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的师傅到哪里去了?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还指着高山说,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注释①寻:寻访。②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③不遇:没有见到。 ④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⑤言:回答,说。 ⑥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⑦处:地方。
推荐古诗:
子夜四时歌、
潮、
过天门街、
赋得妾薄命、
代赠二首之一、
悯农、
山中送别、
瑞鹧鸪(风韵雍容未甚都)、
滇海曲(海滨龙市趁春畲)、
贺新郎(挥手从兹去)
推荐诗句: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雪凌霜 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 安常习故 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念皆灰 种种念头都已消失成了灰。比喻心灰意冷。
-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尝艰苦 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